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2009年第12期 - 吃對關鍵營養,給您俐落好身手!

 營養教室


關節「骨溜」 行動更順暢

 吃對關鍵營養,給您俐落好身手!



        自然界中,許多動物皆有驚人的「再生能力」,如:壁虎遇到緊急狀況,會採取斷尾求生方式,隔一段時間,其斷尾處會長出完整尾巴;將蚯蚓一分為二,蚯蚓不但不會死亡,尚可以分別由切斷處,生長成兩條完整蚯蚓;被漁民大卸八塊的海星,可以重新長出腕臂,甚至能從殘餘腕臂長成完整的海星個體。

        人類是複雜的脊椎動物,也具備某些再生能力,如:小面積皮膚創傷和骨髓造血功能,但是人類的再生能力跟這些動物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此隨著年齡增加,人體器官也會老化與磨損,關節就是常見的老化例子。


認識人體關節

        人體的關節構造包含骨頭、軟骨、關節囊、滑液囊、肌腱、韌帶、肌肉等。關節內的軟骨包覆著兩端的骨骼,當關節活動或運動時,可避免骨骼相互碰撞,關節軟骨的結構很像一塊吸飽水的海綿,因此水分佔了80%的重量,其餘成分為膠原蛋白和含蛋白多醣等,膠原蛋白提供軟骨堅韌的結構,而含蛋白多醣則提供了軟骨的吸水特性。

        軟骨組織與骨骼組織的結構有很大不同之處,軟骨組織不含任何血管與神經,因此新陳代謝緩慢,養分主要從關節液中緩慢供給,而骨骼組織含有豐富血管與神經,新陳代謝旺盛,軟骨的功用就是像海綿般保護底下的堅硬骨骼,減少運動對骨骼產生的衝擊與壓力,加上軟骨表面平滑構造與關節液的潤滑,讓關節可以順暢的活動,因此,倘若關節軟骨已經受到磨損,骨骼因而失去軟骨的遮蔽與緩衝時,那將會造成極大疼痛與行動不便。


什麼是關節炎?

        關節炎,泛指能活動的關節發生病變,常見症狀為關節僵硬、腫脹、疼痛、活動不順暢,嚴重時甚至變形。關節炎發生的原因很多,例如:長期使用不當或老化造成磨損,運動、意外引起的機械性傷害,疾病(痛風、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物理性傷害,皆會使關節軟骨破損或受到侵蝕。



下列為常見的關節炎種類:

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發生原因為關節軟胃長期磨損,導致軟骨表面凹凸不平,之後軟骨下方曝露的骨頭產生一連串修補反應而形成骨刺與關節腔變窄,關節附近的韌帶鬆弛,使得膝蓋關節更下穩定,而加重磨損程度,主要的症狀是關節僵硬、腫大、疼痛相變肜,在活動關節時,還可聽到喀啦喀啦的磨擦聲嚮。

痛風性關節炎

        性關節炎是指在關節內或關節附近有尿酸鹽結晶沉積而引發急性關節炎,隨著尿酸鹽結晶不斷作用,最後會變成更多關節與其他部位也產生結晶,而引起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是一種新陳代謝的疾病,主要是因為尿酸過高,形成尿酸鹽結晶所導致,但是,並非所有高尿酸的患者都會罹患痛風性關節炎。正常人的尿酸會溶解於血液當中,當尿酸過高,人體無代謝時‧就會解析成結晶,也就是「痛風石」,這些痛風石容易沉積在肢體末端的位置,如:腳趾、腳跺、膝蓋、手指、手肘、耳朵…等,發病時症狀為紅、腫、熱、痛,動與不動都會痛苦不已。

類風濕性關節炎

        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疾病,其明確的致病機轉,至今仍然不明。一般罹患率以女性為男性的3倍,有8成患者,發病於35-50歲之間,直係親屬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與直係親屬沒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比率為4:1,因此顯示與基因遺傅有關,常見症狀是雙側性關節發炎,手部、手腕、膝蓋‧腳部等四肢關節,出現腫、痛、僵硬等不適,也囚骨骼及軟組織受破壞,導致關節變形。

        雖然以侵犯關節為主,但也會傷害他器官,如:心臟(心包膜炎、心肌炎)、肺臟、腎臟、肝臟、脾臟、肌肉、眼睛、血管…等。

僵直性脊椎炎

        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簡稱AS),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此病好發於20-40成年輕男性的風濕病,女性發病的機率只有男性的1/3-1/4,主要症狀為下背痛、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X光有兩側薦腸關節炎(sacroilitis),由於發病時是青壯時期,因此常被誤認是運動傷害、腰酸背痛、跌打損傷、車禍受傷後遺症、姿勢不良、過度疲勞等,因此延誤就醫而導致脊椎因沾黏變得日漸僵硬,此病的發生原因目前不明,只知道跟「B27型人類白血球抗原」(一種與免疫反應有關的組抗原,英文簡稱HLA-B27)有關,有95%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抽血發現HLA-B27呈現陽性。

紅斑性狼瘡

        斑性狼瘡」(SLE,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此字由拉丁字演變而來‧意思是面部有如狼咬般的破壞性潰瘍,此乃自體免疫性疾病之一,這種疾病不僅影響皮膚,而且幾乎可能侵犯全身各器官系統引起發炎反應,如:關節、皮膚、腎臟、腦部、心肺等器官,其臨床表現多樣化又詭異,有時像關節炎,有恃發燒、畏寒,類似感染,又有時全身水腫疑似腎臟病變,有的甚至會全身抽搐、意識不清,甚至產生妄想、幻覺,類似神經精神方面疾病,因而有人稱之為偉大的模仿者,又稱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或系統性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的原因尚不明,可能與免疫、遺傳、環境及內分泌等多種因素有關,目前雖無法根治,但在適當的治療下,仍可以得到不錯的控制。

「肩關節周圍炎」(五十肩)

        「肩關節周圍炎」就是俗稱「五十肩」,發生原因為肩關節周圍的肌肉、肌鍵等組織慢性損傷與發炎,造成肩關節內外的軟組織萎縮,無法有效的固定及保護肩關節,所以扁關節活動時會引發疼痛,造成肩關節的活動出現障礙。

        當長期維持同樣姿勢、彎腰駝背,讓頸部與肩膀肌肉、肩關節附近缺血造成僵硬,最後演變為纖維化組織增生而產生粘連,因此明顯症狀,除了腰酸背痛,連肩關節往前及側面上舉時都困難。

骨剌

        「骨剌」這名詞很常見,但嚴格來說,它並非完全是骨骼組織,而且也不尖銳如刺,因此正確名稱是「骨疣」。骨疣是由於關節的軟骨因退化或磨損而引發的自行修補的正常現象,只要不壓迫到神經,一都不會感到不適也不需特別冶療,常見發生於承受重量的關節部位,如:膝蓋、脊椎、腳踝等。

        當骨疣壓迫到神經組織時,除了有局部症狀外,可能會蔓延或放射到全身肢體,尤其當神經組織長久受到壓迫,將造成受這些神經支配的皮膚、肌肉萎縮或麻痹,嚴重會癱瘓。


三不五時,幫關節上油!

適常運動+控制體重+注意飲食+補充關鍵營養

        近代醫學已證實,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加關節滑液的流動,促進血液循環、加強腿部肌肉、肌腱等結締組織的結構,有效減緩關節壓力而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天冷時注意關節保暖、體重控制‧挑選合適鞋子都可以減輕關節的負擔。

        飲食方面,起免高油脂食物、多吃蔬果,趙免高血糖與高尿酸引起關節軟骨損傷,隨著醫學進步,適時補充有益於保養關節的營養,平日多注意生活細節,就可以延長關節的使用年限。



 營養介紹

認識關鍵營養素


雞胸軟骨萃取物

發明起源:

        美國著名醫學博士尤金‧莫爾(Dr.Eugene R.Moore)為了治癒他女兒Ann Marie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閱讀了大量有關膠原蛋白用來治療和預防關節炎的文獻後,博士把家裡的廚房變成了實驗室。經過多年苦心研究,終於發現萃取自雞胸軟骨的原型態(未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可保持生物活性且產生明顯的療效。博士的女兒Ann Marie使用了父親所製作的原型態(未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情大幅好轉,過去關節炎造成的極度疼痛、無法行走、失去的自理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並且完全沒有任何副作用。
主要作用機轉:

        萃取自雞胸軟骨的原型態(未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undenatured type II collagen),其利用低溫專利方式生產製造,保留膠原蛋白原始的三股螺旋結構,可以確保生物活性。

        原型態(未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經口服後,藉由免疫系統當中「口服耐受」作用,這個運作過程可以幫助身體辨識像是外來的侵略者或是有益身體的營養物質,因此降低免疫系統攻擊自己,也阻擋免疫反應對關節軟骨上第二型膠原蛋白的傷害,讓關節更健康。

       「口服耐受」作用發生在腸道中,也就是食物消化吸收之處。經過一連串複雜的免疫反應,環繞在小腸腸道四周的淋巴組織碎片開始過濾進入腸道中的外來物,類似柵門的機制,根據這些外來物的性質來決定是否啟動身體的免疫機制。

        市面上有其它以口服方式補充的原型態(未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但全都屬於「非原型態」或「水解」膠原蛋白,也就是說這些膠原蛋白因為製造過程中的化學作用或高溫而將它們的分子排列結構改變了,以致於失去了活性。由美國哈佛大學的David E Trentham博士及其他頂尖的研究人員所進行的研究所得之結論是第二型膠原蛋白一定要保持在「原型態」,才會有效果。
相片為證:水解的膠原蛋白 = 無效!


小牛氣管軟骨萃取物


發明起源:

        普頓博士花費40年所研發成功,乃取自紐西蘭專業純淨飼養、無荷爾蒙、無狂牛症的新生小牛氣管,經過特定且繁複的提煉過程,萃取出高生物活性的粉末,並榮獲專利的驗證,並於1995年獲得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治療基金會的「Linus Pauling年度科學家獎」。

主要作用機轉:

        小牛氣管萃取物的成分類似胎兒的間質素,是細胞基因修護的工程師,也就是肌肉、骨骼、肌腱、韌帶、皮膚、脂肪及骨骼的源頭,是免疫系統的獨特重要角色。普頓博士說:小牛氣管萃取物含有為數眾多的分子生機指導原,會將許多不正常的癌細胞導向正常化;小牛氣管萃取物另一個功效為降低身體各種慢性發炎的症狀,例如:退化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炎與疼痛。

雞胸軟骨萃取物的6項臨床研究:

● 哈佛大學醫學院人體臨床試驗

 Study1  第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服用原型態第二類膠原蛋白為期3個月的10個病人中有6個見到顯著改善,其中一位完全復原,而且沒有副作用。
(Science, 261:1727-1730, 1993.)

 Study2  在一項隨機、雙盲針對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所做90天追蹤研究中,28個服用原型態第二型膠原蛋白的病人都見到顯著改善,其中4位完全復原。
(Science, 261:1727-1730, 1993.)

 Study3  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服用原型態第二型膠原蛋白為期3個月的10個青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中有8個的腫脹和關節疼痛都減低了。(Arthritis & Rheumatism, 39:623-628, 1996.)

 Study4  54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中有21位見到顯著的改善。
(Arthritis & Rheumatism, 41:290-297, 1998.)

● 德國人體臨床試驗
 Study5  13位病人見到顯著的改善。(Arthritis & Rheumatism, 39:41-50, 1996.)

 Study6  最合適的劑量為40mg。(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16:237-240, 1997.)

● 骨關節炎病患的臨床研究

一項針對5位女性(年紀介於58~78歲)的研究顯示,連續42天口服40mg劑量的雞胸軟骨萃取物,能夠顯著的降低骨關節病患的疼痛,而沒有不良作用。
Int. J. Clin. Pharm. Res. XXII: 101(20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